鐘南山院士回憶兒時南京遭遇日軍轟炸,烽火歲月里的成長印記
在我國醫學界享有崇高地位的鐘南山院士,不僅以其卓越的醫學成就贏得了世人的尊敬,更以他堅定的愛國情懷和豐富的人生經歷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,鐘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訪時,深情回憶起自己兒時在南京遭遇日軍轟炸的難忘經歷,讓我們共同感受那段烽火歲月里的成長印記。
1937年,抗日戰爭爆發,我國南京這座千年古都成為了日軍侵略的焦點,那年,鐘南山院士只有8歲,他的童年記憶中,充滿了戰爭的殘酷與恐懼,在一次日軍對南京的轟炸中,鐘南山院士和他的家人不幸遭遇了空襲。
回憶起那段往事,鐘南山院士感慨萬分:“那天,天空突然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,緊接著,炸彈從天而降,硝煙彌漫,我們一家人躲在防空洞里,緊張地等待著戰爭的結束,那段時間,我們時刻都在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。”
在這場空襲中,鐘南山院士的家人不幸受傷,而他本人也受到了驚嚇,這段經歷并沒有讓鐘南山院士對生活失去信心,反而激發了他對國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追求。
“雖然當時年紀小,但我知道,我們國家正遭受著巨大的苦難,我暗下決心,一定要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。”鐘南山院士說。
戰爭結束后,鐘南山院士隨家人遷往重慶,開始了他的求學生涯,在重慶,他勤奮學習,努力鉆研醫學知識,為日后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學專家奠定了基礎。
“在戰爭年代,我們國家遭受了巨大的損失,但我們的民族精神卻得到了鍛煉和升華,這段經歷讓我明白了,一個國家的強大,離不開人民的團結和奮斗。”鐘南山院士表示。
在鐘南山院士的成長過程中,他始終銘記著那段烽火歲月,在后來的醫學事業中,他始終秉持著“為人民健康服務”的宗旨,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已年過九旬的鐘南山院士依然活躍在醫學研究領域,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“愛國、敬業、誠信、友善”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在談到自己兒時遭遇日軍轟炸的經歷時,鐘南山院士表示:“那段歷史讓我們銘記在心,也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,我們要牢記歷史,奮發向前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。”
鐘南山院士的這段回憶,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戰爭給一個國家和民族帶來的創傷,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民族的堅韌和勇敢,在和平年代,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,傳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拼搏。
鐘南山院士兒時在南京遭遇日軍轟炸的經歷,是他人生中一段難忘的回憶,這段經歷不僅讓他明白了生命的可貴,更激發了他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,在今后的日子里,讓我們銘記歷史,傳承紅色基因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。